当前位置:主页 > 列表页 > 正文

浅析BTC L2技术的核心和命门是什么:投资比特币L2必看

2024-03-03 11:25 | 出处: Web3CN

作者:PeterG;编译:web3中文

当前,若论最热的赛道,非BTC L2莫属。目前各类BTC L2层出不穷,各种玩法看的人也是眼花缭乱,有把质押积分模式玩出花儿的;也有上来就发币硬是把一个L2玩成土狗的;更有一个多签钱包 POS网络就宣称是BTC L2的。

每个人的投资偏好不同,本人属于那种“让我投资好歹得给我一个理由型”的顽固保守派。

我为何要参与BTC L2投资?我为什么要参与这个BTC L2,而不参与那个BTC L2,我需要一个理由,而这个理由一定是:在涉及最要命的问题上给我一个满意的答案。

BTC L2最要命的问题是什么?是玩质押赚积分堆TVL的能力?是能否团结大户和做市商保障大部分积分能控制在一致行动人手里的能力?

以上这些能力都很重要。这样的玩法,这些能力是必备的。

但是,作为一个顽固的保守派,我认为,这些都不是BTC L2最要命的问题。我认为BTC L2最要命的问题,是解决BTC主网和BTC L2如何去信任双向跨链流通的问题。

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了,我认为所谓的BTC L2大厦都是建立在沙丘之上的,在上层搭建的DeFi等应用也是不堪一击的。因为,一个多签出问题,就意味着整座大厦坍塌。对于这样的项目,我觉得,与其费那么大劲儿,还不如直接去冲土狗来的直接干脆。

个人研究了很多BTC跨链方案,无论是多重签名、还是HashLock,抑或门限签名、MPC等等。我认为,最原生、最去中心化的BTC L2解决方案,并不需要在比特币系统以外去找,比特币目前原生的技术足够实现。而这些技术是在比特币2021年Taproot升级后集中出现的,而且已经有团队把这些比特币原生技术做了创新组合,最终实现了完全去中心化的BTC L2解决方案。

这个技术组合的实现公式是:

施诺尔签名 Mast合约 比特币轻节点网络=去中心化的BTC L2。因为,这一切是建立在BTC Taproot基础之上,而且让BTC去中心化地实现了等效VM的功能,因此,我称其为TaprootVM。这方面最杰出的代表是BEVM,另外,ICP孵化的BTC L2-Bitfinity也使用类似的方案。

昨日,BEVM官推置顶了一个文章,以白话详细解读了BEVM的施诺尔签名 Mast合约 比特币轻节点网络的BTC L2解决方案,是一个很好的学习BTC L2的资料,与也同样关注BTC L2最要命问题的你,一起分享:

摘要:

BEVM是完全基于BTC原生技术构建的BTC L2解决方案。

2021年比特币Taproot升级之后,BEVM团队基于施诺尔签名 MAST等比特币原生技术,构建了完全去中心化的BTC L2技术框架。目前BEVM先行网络已经运行8个月(2023年7月先行网上线),链上用户10万 ,链上生态项目30 ,涉及BTC稳定币、DEX、Lending等15个不同赛道;是目前少数已经上线先行网的BTC L2。

BEVM团队凭借多年在比特币L2赛道的探索和积累,最早一针见血地指出了BTC L2的最核心命题是:如何实现BTC的去中心化跨链。并且BEVM团队基于比特币原生技术,给出了完全去中心化的BTC跨链方案,从而为BTC L2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正文:

BEVM团队有长达6年的比特币 L2开发和运营经验,2018年,BEVM核心团队推出了ChainX,使用比特币15重多签 比特币轻节点等技术来实现比特币的跨链,最终实现了10万 BTC跨链,50万 BTC Hash Lock。

但是,比特币15重多签依然是相对中心化的解决方案,仍没有解决BTC跨链的完全去信任化的问题,直到2021年比特币Taproot升级。

2021年,Taproot升级为比特币带来了施诺尔签名和MAST合约两项核心技术,这让BEVM团队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完全去中心化的BTC L2解决方案。

施诺尔签名是一种聚合签名技术,比椭圆曲线签名效率更高、存储要求更小、隐私性更好。主要体现在:基于椭圆曲线签名,比特币的最大多签地址数是15个;但是,基于施诺尔签名,比特币的最大多签地址数可以拓展到1000个。而且1000个多签地址管理BTC时,在链上进行签名仅花费一笔Gas,且能保障所有多签地址的隐私性。

(施诺尔聚合签名方案)

2008年中本聪在创造比特币时,施诺尔签名尚未开源(2009年开源),因此,中本聪只能选择先使用椭圆曲线签名,经过12年的发展和验证,施诺尔签名被证明是更适合比特币的数字签名算法,因此,经过社区共识,比特币Core把施诺尔签名正式引入比特币,为比特币的可拓展性打开了全新的篇章。

(MAST合约的运行逻辑)

虽然,施诺尔签名能把比特币的多签地址从15个拓展到1000个,可以更去中心化的管理比特币,但是,如果这1000个地址仍依靠人来签名,那么,这并不是代码驱动,更不是网络共识驱动,仍没有解决去信任的问题。

但是,有了MAST就可以。

MAST是比特币Taproot升级引入的第二大核心技术,MAST(Merkle Abstract Syntax Tree) ,即默克尔语法树,可以简单理解为:MAST是一个等效智能合约的指令集,通过引入MAST,施诺尔签名的1000个多签地址就可以不依靠人来签名,而是靠MAST合约来驱动。

因此,MAST合约的引入把多签人给干掉了,1000个多签地址不依靠人来签名,而是靠MAST指令来驱动,进一步讲就是靠代码来驱动,这让施尔签名签名实现了智能化、代码化,不依赖人,这离完全去信任的BTC跨链和管理更近一步,但是还没有完全实现去信任化。

虽然,MAST 施诺尔签名实现了BTC多签地址数量的去中心化,实现了多重签名的代码化和智能化,但是,谁来驱动MAST合约呢?谁给MAST合约来发指令呢?依靠人吗?肯定不能。只有通过网络共识来驱动MAST才能真正实现完全去信任化,从而依靠网络共识来驱动比特币的去中心化跨链、管理及花费。

因此,BEVM团队创造性地把比特币轻节点引入了二层网络作为验证节点,同时,又把比特币一层参与多签管理的BTC Taproot地址和二层网络的比特币轻节点合二为一,即,这些比特币轻节点即是BEVM网络的出块验证节点,同时,又是比特币一层的Taproot多签地址,这样,当二层的网络节点达成共识,就可以驱动比特币一层的Taproot地址通过MAST合约执行共识。

比如,当网络达成把10个BTC从BEVM的某地址跨回BTC主网的共识时,比特币一层的Taproot多签地址就会通过MAST合约驱动自动执行一笔10个BTC的转账。请注意,这里的BTC跨链和管理,完全没有人的参与,完全是靠网络共识驱动的。这是真正的实现去信任化。

总结,BEVM的BTC L2解决方案,其核心就是基于比特币的施诺尔签名实现了多签地址数量的去中心化(可以拓展到1000个多签地址);基于比特币的MAST合约实现了多签签名的代码化、智能化(去掉了人的参与);基于比特币轻节点网络,实现了比特币一层和二层的通迅,最终实现依靠网络共识来驱动比特币的多签和管理,最终实现了真正去中心化的BTC L2解决方案。

这里值得一说的是,由于BEVM网络的出块节点均是比特币轻节点,因此,当比特币不存在了,BEVM网络也将不复存在,BEVM网络无法独立于BTC网络而存在,因此,BEVM是真正意义上的BTC L2,而非市场上误解的侧链。

为什么,实现去中心化的BTC跨链对于BTC L2至关重要?

众所周知,比特币网络极简的UTXO设计和有限的区块空间根本无法实现智能合约,更无法承载复杂的场景拓展,BTC要实现真正的可拓展性,必须让BTC跳脱到二层网络来实现复杂的场景。

因此,如何把BTC去中心化的跨到二层,是所有BTC L2必须要走的第一步,如果无法实现去中心化的BTC跨链,那么,这样的所谓BTC L2就是建立在不可信的基础上,其资产安全性和未来发展前景自然可想而知。

但是,当下大部分所谓的BTC L2完全闭口不谈如何解决BTC跨链的根本问题,而是避重就轻的强调二层的一些技术话术,比如,ZK-roullp或者OP-roullp,首先,无论是ZK-roullp还是OP-roullp,比特币节点根本不会去验证这些数据,因此,这些毫无意义,即使,这些能勉强让二层账本可信,但是,比特币如何去中心化的跨链和管理,如何保障用户资产的安全,仍是绕不开的问题。

而BEVM基于施诺尔签名、MAST合约、比特币轻节点网络三大BTC原生技术构建的BTC L2解决方案,完美解决了BTC去中心化安全跨链的问题,突破了BTC L2最核心的命题。

为了更好的建设比特币生态,为了更稳健地拓展BTC L2赛道,BEVM将完全开源其BTC L2解决方案,同时,BEVM将在主网上线后推出BEVM-Stack,即BTC L2模块化功能,任何人都可以基于BEVM-Stack一键构建属于自己的BTC L2,目前BEVM已经构建了完全兼容EVM的BTC L2模块化技术堆栈。

未来,随着生态发展,BEVM还将构建兼容StarkNet网络的Cairo语言、Solana的Rust语言以及MOVE语言的BTC L2模块化技术堆栈,目标就是把BTC通过BEVM带入到任意链,让任意区块链创新技术为BTC 所用,实现BTC价值和区块链技术利益同时最大化,从而构建以BEVM为技术栈的BTC原生超级链网。

查看更多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