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列表页 > 正文

无游戏版号上架Steam发行游戏合法吗?

2023-10-26 14:13 | 出处: odaily

01 为什么 Steam 可以面向国内市场销售?

Steam 是美国 Valve 公司(被玩家俗称为“V 社”)推出的电子游戏数字发行平台。全球游戏行业的主流是“分级制”,“版号制”是少数国家的现象。在 Steam 上上架游戏不需要版号,其面对国内用户销售游戏也不存在障碍。这是因为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相关条款的保护。

Steam 作为一家美国公司(这里的概念不包括蒸汽平台),未进入中国市场,仅是为中国用户提供了支付宝微信等支付渠道以及中文页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服务贸易具体承诺减让表第 2 条最惠国豁免清单》中对于“视听服务·录像的分销服务,包括娱乐软件及(CPC 83202)·录音制品分销服务”的市场准入限制,中国用户购买 Steam 上的视听服务产品,是被法律允许的。

02 国内游戏厂商未取得版号,上架至 Steam 平台,面向国内玩家,合法吗?

在国内做游戏,无法取得版号,就意味着游戏无法上线收费,平台不能有充值功能,否则,就会面临行政处罚风险。因此,许多游戏厂商会选择将游戏上架至 Steam。

这样做是否合法?这首先就要提到我国法律的域外管辖问题。

笔者曾在此前的文章《链游 Gamefi 没有游戏版号就上线,可以吗?》做出过分析,若国内无版号或套版号上线游戏,在有相应行政处罚规定的情况下,根据刑法的谦抑性特征,不应再动用刑事手段进行惩治。

在刑事案件中,分为属地管辖,属人管辖,保护管辖,以及普遍管辖。因此,理论上只要是中国人犯罪、受害人是中国人或者犯罪地在中国的,中国司法机关都有权管辖。

但行政处罚可没那么大的适用范围,其只适用于中国国内(外国人,外国公司在国内有违法行为,也可适用)。但如果行为人的行为发生在国外,就无法适用了。

因此,若游戏厂商无版号发行游戏的行为在国内是受行政法规制,但其是在国外平台 Steam 发行的游戏,不会因此受到行政处罚。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2021 年 2 月,Valve 和完美世界合作的「蒸汽平台」(Steam 中国)正式在国内上线。若在蒸汽平台上架游戏,仍需取得版号。

03 既然 Steam 那么香,是不是不需要在国内辛苦排队等版号了?

根据 CompareCamp 2020 年统计,Steam 平台是全球最大的电脑游戏数字发行平台,可想而知,该平台上会有多少款游戏。竞争力极大的地方,能赚到钱的可能性就会变小,但如果能在国内上线,游戏厂商能赚到的钱会多得多。

另外,虽说从法律规定的层面上来说,人在国内,在 Steam 上发布游戏风险确实不大。但实践中仍然不排除一些极端事件的发生。我们来看以下 2 则近期发生的案例:

案例 1 :中国程序员翻墙为境外公司工作,登陆 Github 领取公司任务,被承德市公安局认定“擅自使用非法定信道进行国际联网”,被处以罚款 200 元,没收违法所得 100 余万元。

案例 2 :李某某将其从拼多多上购置的衣物拍摄图片后上传至 Facebook,将采购商品销售至海外,被阳信县公安局处以罚款及没收违法所得。处罚依据同上述案例 1 。

国内用户采用翻墙的方式登录境外网站,从事盈利性工作并接收外汇,在有关部门眼中,这可能就会被视为以非法手段从事不法行为。此类处罚的合法合理性存在极大的争议。

因此,对于游戏厂商而言,即使你提供了证据证明自己的游戏没有面向中国市场宣传和销售,没有上架中国区,网页没有提供简体中文,内购系统不支持境内支付渠道,采用技术手段屏蔽了大陆 IP 等。仍然无法完全规避类似上述事例中被处罚的可能性。

04 曼昆律师提醒

2021 年 9 月 23 日,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游戏出版工作委员会发布了《网络游戏行业防沉迷自律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提到“要筑牢安全防线,抵制不良内容。坚决抵制绕过监管机制,通过境外游戏平台向国内用户提供服务”。

虽然在国内不翻墙也可以登陆 Steam,但会存在网络卡顿的问题,若想要顺畅的游戏体验,国内玩家还是需要“科学上网”,由此可以看出,即使国内用户购买 Steam 上的游戏是允许的,但大陆的防火墙还是对 Steam 有所限制的。

在前述背景之下,结合近期发生的两起案例分析,国内游戏厂商将无版号游戏上架至 Steam,即使在现有法律规定上来讲并未有禁止规定,但仍然无法绝对排除被行政处罚的可能。

另外,如果在游戏内容上,有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法达到国内送审游戏审查标准,在宣发上,游戏公司在国内相关社交平台上进行宣传推广(相当于变相鼓动国内用户翻墙),仍存在涉嫌其他违法犯罪行为的风险。

[ 1 ] 上半年 548 个版号背后:哪些厂商成赢家?哪些游戏将带来新增量?

特别声明:

本文为上海曼昆律师事务所的原创文章,仅代表本文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对特定事项的法律咨询和法律意见。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曼昆律师工作人员:MankunLawFirm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