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列表页 > 正文

苹果头显,救星还是流星

2023-06-07 14:45 | 出处: 奇幻空间

作者:郑可书 柳书琪 顾翎羽 编辑:刘以秦

来源:财经十一人

图片来源:由无界 AI工具生成

酝酿8年、多次跳票后,万众期待的苹果头显终于揭开面纱。

北京时间6月6日凌晨1点,苹果(AAPL.O)召开WWDC 23(全球开发者大会),主题为“码出新世界(Code New Worlds)”。会上,MR(混合现实)头戴显示器Vision Pro压轴发布,定价3499美元(约2.5万元),将于2024年初在美国开售,全球市场还会更晚。

Vision Pro搭载M2+R1双芯片,使用visionOS操作系统,佩戴者通过眼神、手势和声音导航。这款头显的主要特点是对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技术的整合,佩戴者在体验虚拟世界时,可以与现实世界保持联系。应用层面,常见的游戏、电影以外,Vision Pro还拓展了办公、休闲类场景。

“Mac将我们带入个人计算时代,iPhone将我们带入移动计算时代,Apple Vision Pro将带我们进入空间计算时代。”苹果CEO蒂姆·库克在发布会上说道。

Vision Pro对苹果的意义重大。这是苹果继2014年发布Apple Watch后,首次推出的新产品;也是在iPhone等产品增长乏力后,苹果重金押注的下一代终端设备。对库克个人而言,这大概率是他在苹果任期内的最后作品。

但资本市场并不买账。发布会前夕,苹果股价一度涨超2%;Vision Pro发布后,受到售价过高、量产时间晚于市场预期等因素影响,苹果股价自每股185美元的高点,跌落至180美元,总市值较最高点蒸发845亿美元(约合6000亿元)。

近两年来,受“元宇宙”概念影响,XR(扩展现实,包括AR、VR、MR)行业经历过一轮涨与落。微软、Meta(原Facebook)、腾讯、字节跳动等中外科技大厂纷纷入局,搭建XR团队,开发软硬件,又于今年初集体进行业务调整与裁撤。

Vision Pro的发布,给XR行业带来新的活力。IDC中国高级分析师赵思泉判断,苹果很难凭借一代新品实现行业的跨越式发展,业内新的显示和交互技术组件良率、量产时间仍不确定,重大技术难题仍需攻克;但Vision Pro的发布,对于全行业的硬件研发、内容生态升级和产业链新技术发展,都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设备还不够成熟


Vision Pro的最大特点,在于结合VR(完全进入虚拟空间)、AR(在真实世界上叠加虚拟图像和信息)的属性;佩戴者既可以与现实世界互动,又可以完全沉浸在虚拟世界中。

新闻网站9TO5Mac作者Chance Miller试用后称,Vision Pro可以对使用者进行视力测试,以此适配。头显的具体操控方法是,轻点手指选择对象、捏合实现放大缩小(像在iPhone上一样)、轻拂手腕进行滚动。

他说,学会visionOS的操作方式,需要一定时间;但体验30分钟后,他已经习惯这类使用方式。另外,体验过程中,苹果会反复强调,头显可以让使用者与周围的现实世界保持联系,比如,他可以左右看看演示室里的另外两个人。

Chance Miller还提到,苹果在新闻稿中甚至没有提到“头显”一词,而将其称为“空间计算机(spatial computer)”,并将 visionOS 称为“世界上第一个空间操作系统”。

就发布会展示的效果来看,Vision Pro的体验与市面上现有产品的差距不大,其中一大亮点在于摒弃了传统VR设备的手柄,可以仅凭手势实现自由交互。另一个特色是苹果命名为“eyesight(目光)”的设计,这是在头显外设的一款屏幕,可以在用户与现实交流时投射出眼睛。软件层面,Vision Pro中多款苹果App的应用,与iPhone、Mac等产品的联动,也是它有别于其他头显设备的优势。

但现阶段,Vision Pro还很难称得上“成熟”。2.5万元的高昂价格、外接电源线、2小时的短续航,都注定了它是一款市场规模极其有限的产品。但业内有一个共识——苹果出手,比什么都重要,因为苹果一贯的风格是等到产品体验足够好时,才会推出。

PICO亚太企业市场负责人张武龙告诉《财经十一人》,现阶段行业爆发的卡点,是VR内容,“当用户创造VR内容就像拍短视频一样轻松,距离VR行业爆发的时刻就不远了。”

一位苹果供应链企业人士也向《财经十一人》表示,AR/VR产业的致命痛点是生态,而生态要想起步,最缺体量。对开发者而言,苹果不但舍得投入研发产品,还为他们提供了大量的开发工具,极大降低了适配难度。

早在2017年,苹果就推出了AR开发平台ARKit。去年1月,库克曾透露,App Store已有超过1.4万个ARKit应用。“这些才是干货。”这位供应链企业人士说,VR/AR行业已经艰难前行很久,现在他终于看到了一点光亮。


大厂“元宇宙”退潮之后


苹果发布会之前,XR领域经历了多轮起伏。此前,索尼、Oculus、HTC等公司都引领过XR风潮,但很快降温。

最近的一次高潮是两年前,在招股书提出“元宇宙(Metaverse)”的游戏开发平台Roblox成功上市,全球最大的社交软件平台Facebook将公司名称改为“Meta”,“元宇宙”概念就此走红,互联网大厂纷纷布局,热闹过后再一次降温。

2021年4月,字节跳动投资元宇宙概念公司代码乾坤(该公司拥有与Roblox理念相似的青少年创造社交平台《重启世界》);8月,又以90亿元价格收购VR硬件厂商PICO。2022年6月,腾讯在互动娱乐事业群(IEG)成立XR部门,业务包括软件和硬件。2021年,快手推进元宇宙与短视频、直播的融合,推出虚拟主播、虚拟偶像歌手,Y-tech AI技术中心负责人万鹏飞曾表示,元宇宙是快手发展路径上的重要方向。

到了今年2月,大厂们又集体调整旗下XR业务。

字节跳动在PICO开启组织优化、裁员,澎湃新闻援引PICO内部人士称,整体裁员比例不高,此举是正常的组织架构调整,PICO业务运行不会受到影响。腾讯宣布XR全线岗位取消,并回应称,XR业务将变更硬件发展路径,相关业务团队进行调整。快手调整全景视频业务,元宇宙/全景视频项目负责人马英武离职。微软解散成立仅四个月的工业元宇宙团队。

当时有观点称,大厂在“元宇宙”领域的“撤退”,是XR行业进入“寒冬”的表现。但一些从业者们并不认同这种说法,他们认为,这是行业在发展过程中的正常调整。

其中一位供职于互联网公司的VR从业者告诉《财经十一人》,各个大厂密集调整,并非因为行业遇冷、前景堪忧,只是碰巧调整时间接近。另外,该人士认为“元宇宙”概念过于空泛,有炒作之嫌;其所在的团队,不会将XR和“元宇宙”一起讨论,因此,“元宇宙”的退潮,并不意味着XR的退潮,“技术发展有客观规律,是一步步地向前,不会在短期内’爆发’”。

此次苹果开发者大会上也没有提及“元宇宙”一词。

张武龙也认同这一点,他说,自2019年VR一体机问世至今,整个行业已有超过10倍的增长;大厂调整引发的“撤退”评价,主要是因为公众对于VR这样的新兴行业期望过高:“大厂入局,资本热捧,市场关注,好像明年就要爆发;大厂调整,资本转移到其他热点,市场未能如预期爆发,好像明年就要’凉凉’。”

张武龙与上述VR从业者都提到,XR行业经历多次起与落的循环,“一些变动是资本扰动带来的节奏变化,并不是行业本身出了问题”。

今年,XR行业又变得活跃。6月1日,OPPO推出MR Glass开发者版,为开发者提供验证和开发XR内容的工具;同一天,Meta推出MR头显新品Quest 3。

今年5月,Meta CTO安德鲁·博斯沃思(Andrew Bosworth)在社交媒体上说,2023年“代表着一次相当大的转变”,将步入“VR 2.0”,实现了包括双手追踪、眼动追踪、面部追踪等技术,而它们“是特定类型设备未来的新基线”。

也有部分从业者告诉《财经十一人》,虽然苹果头显的关注度很高,但都是此前已有的技术,“没有特别超出预期,方向也是行业共识”;2.5万元的高售价也不能为行业带来实质性破圈,在短暂的舆论热议之后,行业仍旧会归于平淡。

一位光学企业中层表示,过去多年,AR/VR领域一直缺乏刚性应用场景,商业应用仍不成熟,在两年内很难有大的飞跃。

出货量也还没跟上。第三方研究机构IDC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AR/VR头戴式设备出货量仅为880万台,与智能手机12亿台、智能手表5亿台的水平相比,差距明显,且出货量同比还在下滑,降幅为21%。

但不论如何,Vision Pro的发布,都给这个在公众视野沉寂了一段时间的行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上述VR从业者评价:“好戏才刚刚开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