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列表页 > 正文

集中退市彰显退市制度的威力

2022-05-24 14:30 | 出处: 皮海洲

随着2021年年报披露的结束,上市公司的退市也就集中而至,近期甚至掀起一个小高潮。仅5月17日晚间,就有*ST游久、*ST明科、*ST中天、*ST中房、*ST昌鱼、*ST罗顿等6家公司相继发布公告称,上交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公司股票将于5月25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2022年6月15日。
同样在17日晚间,退市拉夏与退市中新双双发布公告称,截至2022年5月17日,公司股票已于退市整理期交易满15个交易日,退市整理期已结束;公司将于2022年5月24日被上交所予以摘牌,公司股票终止上市。
紧接着是5月18日晚,*ST华讯、*ST易见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交易所股票终止上市决定,公司股票将自5月26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为十五个交易日,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6月16日。
上市公司退市接踵而至,根据统计,截止5月18日,今年沪深两市共有45家公司触及退市,其中沪市21家、深市24家,数量再创新高。这一数据几乎是去年全年退市数量的两倍。有关数据显示,2021年A股市场共有23家公司退市,其中沪市14家、深市9家。由于目前的退市以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为主,而在随后的时间里,还涉及到上市公司交易类指标(如1元退市标准)的退市,因此今年上市公司退市数量将不低于45家,上市公司年度退市数量注定将再创新高。
上市公司集中退市现象之所以出现,显然与2021年年报的披露有关。随着2021年年报的披露,那些连续两年亏损、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的公司也就浮出了水面。这样的公司按退市制度都将会被终止上市。而在目前触及退市标准的45家公司中,其中九成公司就是触及财务类退市情形。连续两年亏损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的财务指标成了一些垃圾公司退市的最主要杀手。
上市公司集中退市现象的出现,这是一件好事,也是市场期待已久的事情。毕竟它彰显了当前退市制度的一种威力。上市公司退市是从2001年水仙电器退市时起拉开序幕的。但一直以来,退市制度并不能发挥起应有的作用,退市制度成了一种豆腐制度,一些垃圾公司成了股市里的“不死鸟”,长期在退市的边缘挣扎,但也一直没有退市。A股市场每年也就象征性地退市几家公司,有的年度里甚至还没有公司退市,大批的垃圾公司在股市里逍遥。
只是到了最近几年,管理层乃至高层一再强调要加大退市力度,并且在2020年的最后一天,沪深交易所发
布了退市新规,对原来的退市制度加以完善。于是,这就有了一年之后上市公司集中退市现象的出现。这表明目前A股市场的退市制度虽然还存在某些不足之处,但退市制度所具有的威力远胜过原来的退市制度,这是目前退市制度值得称道的地方。
不仅如此,上市公司集中退市现象的出现也有利于净化A股市场的投资环境。建立退市制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净化市场的投资环境,让投资者在一个优化净化的市场环境里进行投资。但如果每年只是象征性地退市几家公司,而大量的垃圾公司却得不到退市,这显然是不利于净化市场投资环境的。上市公司集中退市,批量退市,让大批的垃圾公司退出市场,这显然是有利于净化市场的投资环境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优化股市的资源配置,这也是有利于投资者进行投资的。
当然,上市公司集中退市现象的出现对于投资者来说也是一种震慑,这是有利于投资者走向成熟的。当垃圾公司该退却不退,甚至成了股市的“不死鸟”的时候,很多投资者就会在这些垃圾堆里进行投机炒作,有的甚至还会上演乌鸡变凤凰的故事,让投资者收益颇丰,从而让一些投资者在垃圾股里乐此不疲地投机着。但当垃圾股集中退市了,投资者就会认识到炒作垃圾股的投资风险。这样投资者就会远离垃圾公司,而选择有业绩支撑的公司。因此,让垃圾公司集中退市,有利于投资者理性投资,这也是投资者走向成熟的一种标志。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