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列表页 > 正文

建立楼市长效机制的路径选择

2019-11-04 10:53 | 出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17年经济工作时提出,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房地产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确实,今年以来社会各界对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的呼声很强烈。年初,楼市政策基调还是“去库存”,下半年热点城市房价暴涨、资产泡沫蔓延,不得不重启限购限贷这类短期立竿见影的“急刹车”措施。短期来看,着力于需求端的调控效果显著,但这是楼市需求和资金被限制的结果,热点楼市“勉强降温”但“内火”未消除。  调控“一刀切”,基于金融风险的考虑,乃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无奈之举。在楼市分化的背景下,行政色彩浓重的调控“一刀切”,挫伤了合理的购房需求,导致楼市短期内迅速回落。楼市过度繁荣,不仅对实体资金有“虹吸效应”,经济结构继续扭曲,而且通过“金融加速器”效应,倒逼货币投放、货币乘数攀升,资产泡沫预期愈演愈烈,本币内外贬值预期抬头及对于系统性风险的担忧。因此,无论消除行业本身的积弊,还是攻克楼市对金融风险、地方财政和经济转型的掣肘,楼市长效机制亟待“破茧”。  关于“内涵”和“外延”  关于房地产长效机制,2013年3月27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继续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加快建立房地产稳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2015年4月30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要完善市场环境,盘活存量资产,建立房地产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但是,长效机制的内涵和外延,讨论面颇广但并无聚焦,有人将调控长效机制等同于房地产长效机制,如2014年3月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很多批而未建,积聚程度也低,如上海位于工业规划区内的工业用地占比仅30%。原因在于,城市各级政府(包括街道)低地价招商引资无序化、GDP政绩导向,用地主体(多为低效国企)不思转型,等待政府高价收储造成闲置等。因此,大城市不缺地,京沪穗深中心区低效用地到处是,关键是存量盘活困难。继续供应新地,城市功能和空间结构混乱,生产性和生活性交通干扰,公共配套压力等有增无减。  目前,盘活存量土地的最大障碍,就是地方政府和国企之间的博弈。站在政府角度,希望借着新一轮国企改革的主导权,将土地收回来后“招拍挂”。无论从新增发展空间,还是土地出让收入,这都是“上上签”。站在国企角度,要赶在政府“下手”前,顺应区域规划,启动自我改造以挖掘土地红利。近年来,借助创新创业东风,京沪深等大城市掌握土地的企业纷纷成立地产子公司,向创新型产业用房、创意园区转型。但考虑到存量、在建部分,一窝蜂地涌入造成商业办公过剩。  因城施策  盘活存量  盘活存量土地,若转向住宅,规划和用途管的“上位法”制横亘在面前。如果要突破的话,要么掌握土地的企业补缴巨额土地出让金(过去这些土地是免费划拨的),要么政府收回后重新“招拍挂”,这对很多企业来说不愿承受,造成缺地与闲置并存;若转向商业办公,尽管成本较低、手续简单,但商办领域房屋供应已过剩。看来,挖掘土地供应潜力、盘活存量土地,政策和利益掣肘是根本。由此,应适应不同城市经济转型进度,适当调整工业用地转住宅的供地政策。  目前,《土地管理法》《房地产管理法》《城乡规划法》等在土地用途管制、分区规划等方面“一刀切”。为此,笔者建议,根据产业结构现状、用地需求现状,构建工业用地转做住宅功能的政策体系;重新调整工业用地投入产出考核体系,根据地均产值、人口密度、工业区集中率等指标,划定工业用地强制退出的红线。触及红线的存量工业用地,一律由政府收回后重新“招拍挂”,由政府主导并启动转做住宅的规划编制和公共配套供应;研究企业自主实施工业用地转做住宅功能的开发策略,包括地价补偿、公共配套、区域规划、税收调节等一揽子政策;市一级政府要完善对区一级和街道绩效考核,减少经济、招商引资方面的考核,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和均等化等方面的考核,促进工业用地改造。上述这些,都是大城市盘活存量土地这一楼市长效机制应考虑的内容。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文章